四川多地全力抗旱 保群众用水为农田解渴山东农业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助力社会共度干旱时期
在这场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中,四川省多地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对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乐至县、安岳等地最高气温均超过40℃,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罗正胜党总支书记在万斤沟村里忙碌着,他和其他村干部逐一去村民家查看饮用水是否受影响。“今天看的几家虽然住在高处,但生活用水都还能保证。”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7月以来,连续干旱使得田地晒裂了,这是水稻抽穗关键期,罗正胜心里急啊。当罗正胜向镇上反映这一情况后,镇上第一时间协调,从桂花湾水库调水,连续十多天灌溉,“现在每块田里都有水,水稻是保住了。”
江一民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也来到万斤沟村,为群众讲解果树抗旱知识。由于柑橘470亩受到了干旱和日灼果的问题,他们教会村民及时摘除并指导搭设遮阳网。
蔡华副局长表示,将派出更多农技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加强渠道、提灌站维护,并科学调配水源,以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安岳县因其粮食生产的大县,在7月份以来的高温炙烤下,不少玉米植株矮小且叶子枯卷,而稻田则出现裂缝。但为了保障农业用水,他们采取应急调水、建设提灌站、延伸管网、打井取水和拉 水送water等措施,为农田送去“及时雨”。
罐子河流经乾龙镇罐子河村,其汩汩河流经过提灌站缓缓流淌到稻田中。在充足的滋润下,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再次焕发生机。这对于种粮大户胡代全来说尤为重要,他对待晚熟和再生稻需要一定的水位才能保证发芽,但高温天气导致稻田里的土壤不断减少。
刘虹渝党总支书记连续几天帮助胡代全查看他的200亩晚熟和再生 稻基地的情况。在他们帮助下投建4个提 灌站紧急运转起来,现在每块土地都有管道,将直接将清澈透明的泉涸送入土地之中。晚熟 和再生 稲“喝”上了足够量的清洁泉源,让胡代全紧绷的心情随之放松。(记者张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