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媒体报道百年水稻秘密如同古老的宝藏科学家们终于像解开神秘锁链揭开了复粒稻的遗传奥秘
3月8日,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童红宁研究员联合福建省水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揭开了百年来世界植物学界关注的复粒稻种质资源形成机制的神秘面纱。他们发现油菜素甾醇(BR)是调控水稻穗粒数的关键植物激素,其调节方式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路径。这个突破性的发现被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为全球农业科技领域带来了重要进展。
复粒稻由于其独特多粒簇生特性,在20世纪30年代被国际社会广泛报道,并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兴趣,但一直未能找到具体基因所在,这使得其形成机制成为长期以来的一大谜题。现在,通过精细的地位点定位,他们找到了控制簇生的关键区间——位于6号染色体的一个较大区域。这一重大发现不仅解答了复粒稻之谜,也为其他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素等,以动态转运特性著称的植物激素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应用策略。
对此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有效地通过抑制特定组织中的BR含量来增加穗粒数,而不会影响到单个颗粒大小或品质,这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分子设计方法。此外,该方法对于其他具有类似功能但不同作用途径的激素同样具有参考价值,为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