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轻语沙土地种出金芦笋
丰县芦笋产业发展的“集大成者”当属孙楼街道办事处,其种植面积以此为最大。在我市,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因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和药理效应,深受消费者青睐。记者日前前往孙楼万亩芦笋基地,探访其在芦笋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态化和品牌化产销新格局。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位于穆楼村的新胜绿色食品加工厂呈现繁忙景象。采摘、高峰期每天上市1吨芦笋,大约需要30名工人!虽然忙碌,但这实实在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红利。穆楼村支部魏崇星告诉记者:“眼下正是芦笋采摘上市季节,由于暖冬影响,品质好且价格高出一成左右。”
今年春茬初步统计,将日产优质有机芦笋2000多公斤,每天2万多元装进农民腰包。除了主抓种植业产前结构布局及技术辅导,还特别重视产后的品牌营销。1999年起,以穆楼村为核心成立了合作社及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大沙河”商标,大力度销售优质农产品。
通过技术集成,全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使生产出的90%以上优质品率。经过多年品牌打造,“大沙河牌”已成为江苏省特色菜指定食品并荣获江苏省芦笋种植基地荣誉称号;目前,该产品已通过江苏省农林厅认证的绿色无公害产品,被认为是当前孙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增收致富首选产业。
孙楼街道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更有助于销售提升。此外,与电商平台同步开发线上线下销售,为该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此举使得从传统速冻冷鲜转移到延伸整个产业链,如开发酱料饮料甜点等产品,让这个行业走向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