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复垦归田粮食生态双丰收湖南农业大学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助力物品质量提升
我记得2019年宁夏开始了对废弃矿区的集中整治,近万亩废矿经过修复、复垦成为耕地。有哪些地方适合进行修复改造?以及如何长效保护利用这些恢复后的耕地?宁夏正在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去年,我走访过宁夏贺兰山东麓,那里的平整大地一片青绿,玉米刚刚抽穗,迎风拂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不容易相信,这片土地曾经是一处坑洞遍布、扬尘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废弃砂石矿。这样的场景在宁夏不鲜见。
随着矿区关停,无数沟壑纵横的矿坑在青山绿水间留下道道疤痕。2019年,宁夏开启对废弃矿区的集中整治,近万亩废矿经过修复、复垦成为耕地,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对于如何选择进行修复改造的地方,有人提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在条件具备时,要鼓励各地进行修复。而且,在实地勘察中发现该区域确实适宜成为耕地后,就可以申报修復成 耕 地。
在六窑村,一位村民张国强正将一桶有机肥倒入滴灌用的水箱里。他说:“这片土地已经养了两年,还不错。”这里曾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砂石矿、石膏矿等,而现在,这个1500亩土地上的十多米深的地面已被填平,用土堆和砂石填平,再覆盖40厘米到50厘米厚的覆盖层,并施加农家肥、有机肥等进行翻耕、精耕,从而能够作为耕地使用。
除了生态恢复外,还需要防风固土。这一点通过种树苗和草坪来实现,可以防止沙尘对耕地的袭扰,同时也能有效阻拦山洪、泥石流。此外,也需要配套设施,如滴灌管道,以减少灌溉浪费,使得每一次用水都充满价值。
例如,在宰牛沟,将边坡分层并放缓坡度,然后种上树苗和草籽,即可形成绿化改造,为防止沙尘袭扰提供保障。而盐池县新增2500亩 耵 产出的增减挂钩指标用于跨省交易,其收益接近5800万元,这部分资金将用来进行 耵 管护 和 平整,以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长期保护形成有效机制。(记者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