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绿意盎然仿佛沙土地也想种出一茬金芦笋
丰县芦笋产业发展的“集大成者”当属孙楼街道办事处,其种植面积以此为最大。在我市,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因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和药理效应,深受消费者青睐。记者日前前往孙楼万亩芦笋基地,探访其在芦笋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态化和品牌化产销新格局。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位于穆楼村的新胜绿色食品加工厂呈现繁忙景象。工人们紧张作业,让每天的芦笋上市保质保量。“去年这个时候是高峰期,每天要上市1吨芦笋,大约需要30名工人!”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忙碌,但这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红利。
今年春茬初步统计,将日产优质有机芦笋2000多公斤,每天有2万多元装进农民腰包。此外,这也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在保证村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同时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品牌化经营开创了新的局面,每一捆芦 笋都印有商标、产地信息等确保质量可追溯性。“我们统一以‘大沙河’牌销售省去了打品牌做营销时间成本。”魏崇星说,每逢旺季南京上海等市场商贩蜂拥而来收购“大沙河”,农民轻松赚钱。
除了主抓种植布局技术辅导,还特别重视产后的品牌营销。1999年起,以穆楼村为核心成立合作社及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大沙河”商标,大力度销售优质产品。
通过技术集成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使品率达到了90%以上。经过多年打造,“大沙河”已成为奥运会江苏省唯一特色菜指定食品,并荣获江苏省荣誉称号;目前,是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商品,为当前孙楼农民调整结构实现增收致富首选产业之一。
将培养出潜力股,孙楼走的是初级分散式种植至今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开发道路。这街道已发展至5600余亩涵盖数十个行政村。而且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引进国内外优质脱毒品种并在育苗指导操作严格按照无公害要求进行消费者对“大沙河”认可度提升回头客增多。此外,也积极准备电商同步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有10家网上销售户数递增不断创新延伸产业链开发酱饮料甜点等产品使致富走向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