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家年货变革湖南农业大学综合信息服务赋能人物新篇章
大年三十一,来自吉林的刘明宇一家三口开车抵达位于长春市九台区胡家回族乡小韩村的父母家,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卸货”。车上装满了刘明宇给父母精心准备的年货:两箱公主岭产的黏玉米、一箱在丹东订购的飞蟹、一条查干湖的胖头鱼……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堆出了“小山”。刘明宇平时在长春打工,虽然距离乡下的父母不算远,但由于工作忙加之这几年疫情影响,一年也见不了父母几面。
刘明宇的父母告诉记者,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村里每天都会出现平时难得一见的堵车现象。“吉B”“辽A”“湘A”……天南海北的车牌号,代表着外出的游子回家了。游子回乡,乡村的人气旺了起来。胡家回族乡有着每五天办一次农村大集的传统,从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开始,大集就改成了一天一次,购置年货的人络绎不绝。
大年三十这天,在胡家回族乡经营超市的孙志刚早早开门营业,店里摆着水果蔬菜、零食杂货,店门外则摆起了肉类和冻梨、冻柿子等东北人春节期间喜爱的零食。“今年肉卖得好,在我家买肉的客户最少也要买1000元的大块牛羊肉,有些会买将近5000元的大排骨或猪蹄。”孙志刚说,“有些是备着过年的那几天吃,有的是准备新的一年的初八去广州参加会议时带一些咱们本地的手工面筋和冷皮来充饥。”
45岁的大叔孙志刚还记得小时候,一过年,就必须从山海关背回来整块肉,这种现象还被戏称为“东北虎下山”。而如今,大多数人通过快递服务,将特产带给老家的亲人们,如同送去温暖的心意。
大年三十上午,大屯镇西五家子村乔淑荣正在整理自家的仓房中早早备好的年货。在纸上筹划着新的一年的菜单。她购买到了广东甲鱼、新疆水果以及辽宁海鲜等各地特色食品,并且还在当地农贸市场选购新鲜蔬菜和花生瓜子,以此来丰富家庭团圆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收拾好所有物品后,他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除夕做准备。一路上听闻引擎声与鞭炮声交织,一大家庭欢聚庆祝这个红红火火、团圆无比的心灵安康。(记者张博宇 马晓成 魏蒙)
责任编辑: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