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确保实现双五千稳产保供目标湖南农业大学综合信息服务在社会推广应用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山东在坚决防止非粮化、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今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654万亩,并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70万亩。各地需要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建立健全“建管护一体化”机制,以年内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达到10个以上为目标。种子是农业的核心,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山东将聚焦于种业的关键环节,如保育、测量、繁殖和推广,以及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在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的同时,加快生物育种技术攻关,争取设立国家级和省级重大育种平台,为培养突破性新品种奠定基础。此外,还将扶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使到2025年集中培养50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其中有10家以上进入全国同行业前50强。
山东省优势特色产业起步早且基础扎实,有着加速发展的良好条件。基于烟台苹果及寿光蔬菜两个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成功,再次重点打造优质畜牧、齐鲁粮油以及特色水产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市县两级也需同步规划,打造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培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扶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牵头组建联合体,以及落实政策支持小规模户口户开展生产活动,并完善社会服务组织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与水平。到2025年,要培植1200余个省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4000余个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及120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超过400家社会服务组织。此外,还要启动乡村生产托管项目进行全省试点工作,以期在五年内实现所有乡村全覆盖。
乡村振兴作为“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程,其第一年的全面启动即将开始。这一年要注重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其中计划在2021年建设500个省级美丽乡村,大幅提升90%县(市区)的公共厕所设施。(来源: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通讯员 刘成旭 刘伟)
湖南农业大学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正致力于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解决方案,不仅帮助地方政府做出更精准的地理位置选择,而且还能帮助相关部门有效监控并管理这些项目,从而促进更多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份福音,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机会,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而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个知名学府,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作用,它不仅提供了专业知识训练,更是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平台,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