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繁殖技术自然中的各种果实种子图片展示
灯笼果的繁殖技术:种子与扦插法
在10月至11月间,当灯笼果的果皮呈现黄红色时,我会采集这些成熟的果实,取出其中的种子,并通过晾干使其准备好下种。接下来,在整备好的苗床上,我将按行距20厘米开挖横沟,每一条沟深度为1厘米,然后将草木灰与种子均匀混合后撒入每一条沟中,再覆盖土层,使其与畦面齐平。播下的苗床表面被覆盖以稻草,以保温和保持湿润,每亩用量约3千克。
随着时间推移,在4月中下旬,苗开始萌发。我便揭去稻草并适时进行松土、除草以及追肥工作,以确保土壤保持疏松状态,并确保圃地清洁无杂物。在5月份,还会进行一次追肥。此后,当苗高达30厘米时,便可进行定植到外部环境中。
除了种子繁殖之外,灯笼果也可以通过扦插法来繁殖。这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且药用价值高的母树。选取当年生发育充分且径粗0.5厘米左右的硬枝作为插条。我会剪去顶端部分,将其切割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每段含有三个芽节。在底端近于芽节点处,我会切一个45°斜面的或双面斜切口。
为了提高插穗成功率,我还需要对这些插穗进行处理。首先,将它们浸泡在水中,让它们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再进行扦插,这有助于促进根系生长和抗旱能力,同时也能消除抑制根系生长的一些物质。25个植株捆绑一起,用清水洗净并浸泡24小时,最好是在流动水中浸泡,如果没有流动水,则需更换两次水。一旦处理完毕,就使用ABTI号生根粉浸泡2小时。
尽管灯笼果可以全年都通过扦插来繁殖,但最佳时间通常是5月至9月之间。在这期间,可以获得最高的成功率。此前需要准备好良好的培养基,露地则要细心整理并施加足够的地肥。如果必要,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水平压入植物床内,只留下最顶端的一小部分露出地面,株行距离设定为20厘米×20厘米。
此外,还有一种水平压条法,也用于灯笼果的繁殖。在春季,从植物丛向外开辟放射形纵沟,其深度大约为15厘米。我会选择健康新枝,将它们弯曲朝向纵沟,使整个枝头紧贴于沟底内部,可在一个洞穴里放置几根这样的枝条,但应确保他们之间有足够空间供新根生长。当填满了泥土之后,只剩下新的梢尖露在地面上。当这些新的梢尖不断增长并产生新叶时,我们可以逐步增加泥土厚度以促进新的根部形成。此后,在秋季落叶的时候,把每个带有完整新茎和坚固根系的小植物从母植物上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成体的大型植物。这一方法既简单又具有较高的人工成功率,而且所培育出的幼苗强健多毛,更容易适应自然环境中的挑战。